淝怎么读(淝)
关于淝怎么读,淝不少朋友还不清楚,今天小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淝水:现在位于安徽省寿县东南方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2、 战役过程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
3、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4、东西万里,水陆齐进。
5、”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6、”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
7、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在北方的流亡移民当中选拔精壮者,加以严格训练培育出的一支军队,为东晋时期战力最强的主力军)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8、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
9、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0、 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今寿县),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
11、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
12、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
13、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
14、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
15、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
16、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
17、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18、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
19、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
20、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
21、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
22、”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
23、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24、 11月,谢玄派谴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
25、秦将梁成率部5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
26、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军。
27、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1.5万余人丧生。
28、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29、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
30、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31、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
32、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 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
33、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
34、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
35、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
36、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
37、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
38、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
39、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
40、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
41、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
42、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43、 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
44、当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
45、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
46、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
47、”(“小儿辈已破贼!”)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
48、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
49、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
50、 政治方面:在众多中突出重点,即突出双方核心人物苻坚和谢安,因为他俩是决策者指挥者;在重点中别以详略,即详苻坚(大量笔墨)略谢安(仅二百余字),因为谢安的深藏不露与苻坚的狂妄张扬恰好相反,苻坚充分彰显弱点之处,正是谢安十分具有优势之处,明写苻坚,实际上是暗托谢安;在详中侧重互补。
51、写苻坚,在语言上突出其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在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上,突出其一意孤行,独断专横。
52、狂妄与专断相辅相成,导致了淝水之战的错误发动、错误用人、错误决断和惨败结局,直至后来苻坚为手下(兖州刺史,一直怀有乘乱复国的羌族首领)姚苌计擒杀害。
53、 历史方面:详前秦而略东晋,明显了前秦出兵东晋的盲目性与危机性,也就暗揭了战争胜负的必然性和真实性;向战前谋略的过程,略具体的战争实况,谋略决定发展的必然,实况只是谋略的验证而已。
54、 环境方面:详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忘影响战争的偶然因素,如秦大败逃时,“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幻觉,略带上几笔用心非凡。
55、因为必然导致偶然,偶然促成必然,二者互补凸显战败的根由,更全面、更深刻,更具启发性。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