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百科达人 >正文

史记读后感600字左右(史记读后感600字)

摘要 关于史记读后感600字左右,史记读后感600字不少朋友还不清楚,今天小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我用了三个月

关于史记读后感600字左右,史记读后感600字不少朋友还不清楚,今天小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我用了三个月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先谈《史记》。

2、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

3、司马迁,好人。

4、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5、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

6、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

7、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

8、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

9、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

10、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

11、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12、 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

13、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

14、学者对《史记》引书做详细查证,仅就明确可考者而言,已相当可观。

15、我们现在还能看得到的早期古书,它几乎都看过。

16、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古书,即大家讲的佚书,更是多了去。

17、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类,主要属于经、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

18、经书,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官书旧档,年代最古老。

19、它们经战国思想过滤,同诸子传记一起,积淀为汉代的“六艺之书”和“六家之学”。

20、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

21、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

22、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

23、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

24、据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举时代的老先生,而是风气转移后的老先生,他们就是拿《史记》当阅读古书的门径,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这里入手。

25、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国维和杨树达,他们的古书底子就是《史》、《汉》。

26、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

27、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

28、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鉴》)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

29、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

30、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

31、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

32、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即族谱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

33、这是全书的主体。

34、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

35、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

36、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

37、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

38、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

39、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

40、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

41、 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

42、比如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

43、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

44、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

45、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谨慎。

46、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