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百科达人 >正文

愚公移山列子翻译

《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一家坚持不懈地开山修路,最终感动天地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传递了人定胜天的哲理。

传说中,北山脚下有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名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太行和王屋,挡住了出入的道路,使得出行极为不便。愚公心生不满,决定带领家人挖掉这两座大山。他的妻子对此表示担忧:“凭你的力量,连一座小丘都难以铲平,何况是这两座大山?”愚公却坚定地说:“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会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而山不会增高,总有一天能将它移走。”

于是,愚公带着全家开始挖山。他们用锄头刨土,用筐子装石,将碎石运到渤海边倾倒。邻居寡妇的儿子才七八岁,听说此事后主动加入劳动。众人齐心协力,日复一日地挖山不止。邻人智叟嘲笑愚公愚蠢:“你年纪这么大,连草木都不能动,怎么可能搬走高山?”愚公笑道:“你目光短浅,看不到未来。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后代继续努力,终有一天会成功!”

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命令两位大力神将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背走,分别放置在朔东和雍南。从此,愚公一家终于摆脱了交通闭塞的困境。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不能轻言放弃,只要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克服障碍。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逆境中奋勇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