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大脑轴突的肿胀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真正罪魁祸首
大脑中淀粉样斑块的形成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但迄今为止,旨在减少这些斑块积聚的药物最多只能在临床试验中产生混合结果。
然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由这些斑块的副产品引起的肿胀可能是该疾病衰弱症状的真正原因,他们在 11 月 30 日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确定了一种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阿尔茨海默氏症,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目标。
根据他们的发现,每次形成斑块都会导致球状肿胀沿着数百个轴突(连接大脑神经元的细细胞线)靠近淀粉样斑块沉积物。研究人员发现,肿胀是由称为溶酶体的细胞内细胞器逐渐积累引起的,已知溶酶体可以消化细胞废物。研究人员说,随着肿胀的扩大,它们可以减弱正常电信号从大脑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传输。
研究人员说,这种溶酶体堆积导致轴突肿胀,进而引发痴呆症的破坏性影响。
“我们已经确定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一个潜在特征,它对大脑回路具有功能性影响,每个球状体都有可能破坏数百个神经元轴突和数千个相互连接的神经元的活动,”Jaime Grutzendler 博士说,Harry M. Zimmerman 和 Nicholas 博士以及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教授 Viola Spinelli 以及该研究的资深作者。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溶酶体中一种名为 PLD3 的蛋白质导致这些细胞器沿着轴突生长并聚集在一起,最终导致轴突肿胀和导电故障。
当他们使用基因疗法从患有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小鼠的神经元中去除 PLD3 时,他们发现这导致轴突肿胀显着减少。这反过来又使轴突的电传导正常化,并改善了由这些轴突连接的大脑区域中神经元的功能。
研究人员表示,PLD3 可用作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标志物,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靶点。
Grutzendler 说:“通过靶向 PLD3 或其他调节溶酶体的分子, 有可能消除轴突中电信号的这种破坏,而与斑块的存在无关。”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