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六义(诗经六义中的兴是指)
关于诗经六义,诗经六义中的兴是指不少朋友还不清楚,今天小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3、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4、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5、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
6、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
7、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8、“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注)。
9、把比兴与美刺联系起来加以解释。
10、古时比兴之法多用在旧体诗词和民歌中,一般文学作品中极少运用或不用。
11、 2.“比”与“兴”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除诗歌外,现代散文、小说等也常用比兴手法。
12、所谓“比”,按照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
13、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
14、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5、诗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
16、因此,比与兴构成了诗的两种技巧。
17、 3.指创作诗歌:宋 王安石 《甘露歌》词:“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18、” 清 顾炎武 《与人书》:“起八代之衰,而树千秋之业,非明公其谁与归!当不仅流连比兴,传播艺林,为斯文之盛事矣。
19、” 所谓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
20、“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
21、“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22、“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23、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地主要形象化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