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浪鼓咚咚响最后结局(拨浪鼓)
大家好,飞飞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拨浪鼓咚咚响最后结局,拨浪鼓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下面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拨浪鼓是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玩具之一。
2、直到现在,我们每年在逛庙会的时候依旧可以看到许多卖拨浪鼓的摊子,虽说挑担子的货郎是难以见到了,但是“嘭-嘭-嘭嘭嘭” ……那熟悉的鼓声却时常能在我们耳边响起。
3、 说起拨浪鼓的产生,它的历史可悠久了。
4、拨浪鼓的产生肯定在鼓之后,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中,就曾经发现过疑为鼓的器物。
5、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座建鼓,底座上插有一根立柱,柱的中央是鼓,鼓身长形,木制,类似今天的腰鼓。
6、这件建鼓的形态绝似一只巨大的拨浪鼓,只是未装双耳。
7、战国时期,还有一种“架鼓”,鼓身极扁,两面蒙鼓皮,鼓皮用两排互相交错排列的鼓钉固定,类似现代“大鼓书”说唱艺人所用的鼓。
8、鼓身由三只金属环拴挂在鼓架上。
9、鼓架以髹漆木雕工艺完成,双凤背向共挑鼓身,底座是背向的双虎。
10、这些鼓的出现,为拨浪鼓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11、 最早的拨浪鼓被称作“鼗”。
12、战国时期产生的鼗作为打击乐,依靠摇动时双耳自击发声,发声的节奏轻重、音律高低、声音大小都不容易控制,不能圆满准确的完成复杂的鼓点。
13、 发展至宋代的拨浪鼓已经在三个领域出现,一是礼乐之用;二是商业之用;三是儿童玩具。
14、历代礼乐中都有鼗,宋代当然也不例外。
15、商业之用则是指“货郎鼓”,民间货郎一般是持拨浪鼓招徕顾客的。
16、与此同时,拨浪鼓也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
17、在南宋李嵩的《货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拨浪鼓,造型颇为考究,鼓柄做成葫芦把,鼓形如罐,双耳较特殊,类似皮条,持柄摇之,皮条抽打鼓面发声。
18、还有“四层拨浪鼓”由四个由小渐大的小鼓,逐个叠摞在一起,相间转向90度。
19、每个鼓各有弹丸做的双耳,鼓下设光滑精致的手柄。
20、一般而言,鼓面越大,发音越低沉,反之发音越高亢。
21、 这里的四面小鼓大小不同,摇动时一起发声。
22、根据此图,现在的人们复制了这种货郎鼓,摇之发声,高低错落,叮咚悦耳。
23、 旧题南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更有精彩的拨浪鼓可观。
24、五童子或戴面具、或涂面,聚集行大傩舞,其中一人双手各持一件拨浪鼓。
25、右手持鼓举至额头左指;左手持鼓自胸前右指。
26、两只拨浪鼓相同,都是两层鼓。
27、上面的小鼓扁而圆,下面的鼓长而类似腰鼓。
28、鼓面彩绘花纹;长鼓的鼓身铜镶小花,精致美观的程度为前所未有。
29、 拨浪鼓这种玩具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主要它的音响效果与娱乐效果共同发挥了作用。
30、如同叫卖者的吆喝声要有腔有调一样,拨浪鼓可奏出富于变化的响动,能吸引注意力;造型特点又增强了观赏性,即使是货郎手上实用性的拨浪鼓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娱乐色彩,在招徕顾客时总能体现着欢快、轻松与优美的气质。
31、 从形式上划分,拨浪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鼓面加彩绘装饰,如河南淮阳、江苏盐城、北京等地的拨浪鼓,都在鼓皮上描绘各色花纹;第二种是在鼓身加彩绘,沿着鼓身画一周花纹。
32、这些装饰,增加了拨浪鼓的审美特色,从视觉效果上强化了这种玩具的娱乐特征。
33、鼓面材料以牛皮、羊皮为最常见,其次又有蛇皮、皮纸、油纸多种。
34、鼓身多为木质,不过,近年已见塑料鼓。
35、鼓耳则以玻璃珠最为常见,其次又有用苡米、酸枣核、木珠、瓷珠等材料制作双耳者。
36、 关于拨浪鼓的名称,历代不同,各地也不尽相同,总体说来有鼗、鼗鼓、拨浪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摇咕咚、小鼓等等。
37、其实,以上诸多名称,皆因写法不同而来,发音近似,取字不一。
38、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拨浪鼓”这个名称最得人心。
39、 纵观拨浪鼓的古今,自先秦时期鼗鼓诞生直到今天,拨浪鼓这种乐器与玩具的形态居然没有什么变化。
40、历代绘画、图案中的拨浪鼓,与今天的拨浪鼓大都大同小异。
41、一种玩具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流传,不改初创之型,真是难以置信。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