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经验 >正文

黑玛丽鱼在缸底不动(黑玛丽鱼)

摘要 关于黑玛丽鱼在缸底不动,黑玛丽鱼不少朋友还不清楚,今天小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黑玛丽(Poecilia sph

关于黑玛丽鱼在缸底不动,黑玛丽鱼不少朋友还不清楚,今天小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黑玛丽(Poecilia sphenops var.)又名黑茉莉、黑花鳉、黑姑娘 胎鳉科花鳉属,产地墨西哥及中美洲。

2、 它们是常见热带鱼中唯一全身墨黑色的种类,连眼睛也不例外,因此非常容易识别。

3、身体长纺锤形,头小,吻尖,尾柄侧扁,从侧面看几乎同腹背部一样宽。

4、背鳍位于身体背部中央,比较有特色的是背鳍的鳍条长度大致相等,所以背鳍呈现长方形。

5、雄鱼较雌鱼小而纤细,臀鳍依然是起交接器作用的棒形。

6、雄鱼体长5~6厘米,雌鱼体长约7~8厘米。

7、 黑玛丽其实是由橙色为主的墨西哥玛丽鱼通过品系繁育产生的黑色变种,所以在个别的黑玛丽中能见到身体泛出浅斑的返祖现象,不能错以为是稀罕的品种。

8、 时常听有些养鱼的朋友讲起这种鱼如何不容易养好。

9、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

10、它们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鱼种,特别喜欢跳跃,在打开顶盖换水的短时间内也会跳出水箱,因为颜色在阴暗处不明显,不能被及时捡回水族箱而殒命的情况并不少见。

11、与胎鳉科其它种类相比,玛丽鱼类的繁育不算太容易。

12、其实觉得它们难养的原因是我们习惯上把它们当作同剑尾或孔雀生理需求完全相同的鱼来对待,致使它们的生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造成的。

13、 跟胎鳉科家族的其它成员相比,玛丽鱼类有2点较特别:一是喜欢硬水,在大多数热带鱼喜欢的微酸软水中虽然能成活,但会不安地躁动,一旦换成硬水,跳跃次数明显减少;二是它们比别的胎鳉鱼更爱吃素,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比较胆小,不适合与别的快游鱼混养。

14、饲养管理时要勤换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可以使它们的体质更强健。

15、不少人都注意到黑玛丽喜欢啄食藻类,于是在它们生活的水族箱中密植水草,想法固然可取,但常常忘记大多数水草在黑玛丽喜欢的微咸硬水中生长不良,而且种草的水族箱换水次数都比较少,致使水中酸度增加,水质变软,于是种草和养鱼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草养好了鱼却不喜欢,鱼养好了草又长不好。

16、我的经验是,如果要养好黑玛丽,在养水藻的同时不一定非要养好水草。

17、(实际上,水草多的水体藻类不一定好。

18、)水族箱可以铺底砂并加强光照,勤换水,略加盐。

19、如果要种草,也要挑选耐弱碱性硬水的品种;如果要混养,建议试着跟小型的东非慈鲷类混养。

20、饲料可喂商品颗粒料和烫过的菜叶,少喂活饵。

21、水藻较多时依然要补充少量其它饲料。

22、 黑玛丽多在水温较高(28℃)时发情繁育,雄鱼激烈追逐雌鱼。

23、交尾后的雌鱼最好单养等待生产,否则易造成雌鱼流产。

24、黑玛丽每次产仔鱼仅12~60条,但个体较大。

25、繁殖周期约4周,仔鱼在5月龄达到性成熟。

26、 如果了解黑玛丽喜欢怎样的环境条件,它们确实是“怎样摆弄都不太会死”的种类。

27、它们喜欢被“折腾”:在较大的温差、变化很大的水质下都能成活,价格也便宜,极其适合在简单的水族箱中作为初学者的试验对象。

28、记得多年前有一次冬季停电,等我下班时,水族箱的水温已降至10℃左右,其中的黑玛丽还活着。

29、 主要变种有燕尾黑玛丽,区别特征是该鱼尾鳍上下鳍条都延长如燕尾,背鳍略大,体型也稍大些。

30、饲养方法类似黑玛丽。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