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先秦佚名(佚名关雎)
关于关雎先秦佚名,佚名关雎不少朋友还不清楚,今天小二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雎的赏析: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2、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
3、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4、《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
5、原文节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8、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10、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1、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12、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13、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14、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15、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16、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17、扩展资料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18、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19、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20、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21、《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22、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23、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
24、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25、创作背景: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
26、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
27、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28、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29、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30、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
31、《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
32、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
3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34、《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35、《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36、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7、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38、《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39、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40、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41、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42、天天摘野菜的女孩子,家境一定不怎么样。
43、而在春秋时期会弹琴、弹瑟的男子,一定是有钱的贵族。
44、要是换了她,在为生活忙碌摘野菜的时候,有个贵族男子对着她弹琴求爱,她一辈子也不会回应这种人。
45、 她所等待的,是一个能弯下腰,帮她摘取野菜,分担生活压力的男人。
46、而不是在一旁看着女人劳动,自娱自乐风huā雪月的登徒子。
47、那个睡不着觉,辗转反则的男人真的爱那个女人吗?那为何连她承受的苦难都看不见?只怕他爱上的不过是那女子的容sè罢了。
48、女子的内心,女子承受的生活重担,他统统不在乎。
49、看见了也可以当成没看见。
50、 这一首诗,一直到结尾都没有写出,那位窈窕淑女到底有没有回应这位君子。
51、 只怕是没有吧。
52、 ——《女帝生涯》流晶瞳。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